首都图书馆作为国家文化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015年将以《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为指导,坚持顶层设计和创新的理念,站在打造世界领先图书馆的高度,建设和完善领先于当代中国图书馆行业的一流图书馆。2015年,馆内将着重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继续推进党务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结合首图实际工作特点,创新性地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积极搭建党建与廉建的载体和平台,进一步提升党员的身份意识。
二、思考并探索首图在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中的定位和方向;积极开展调研、论证,逐步摸索和创建图书馆行业服务质量监测与绩效评价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方评价机制。
三、进一步巩固和提高首图的安全工作,建立和完善读者流量安全预警与干涉方案、应对恐怖袭击的安全方案等;要进一步加大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的工作力度,特别是要做好到馆读者的安全宣传工作,结合首图的文化氛围,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教。
四、以顶层设计的理念谋划全年工作,抓住百姓的实际需求,创新和深化首图的品牌建设,研究、策划和建设出在可全市范围内复制和推广的文化服务项目,为惠及更多民众和提升首都市民综合素养做出新贡献。
五、加大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工作的力度,努力实现新的突破。要利用好现有的各类资源,找准点、勤琢磨、打品牌,广泛开展与政府机构和企业等的合作,不断增强首图的社会影响力。
年内设计和筹建“决策与管理书房”,力争在市委组织部和宣传部的指导下,与市委党校等建立合作,结合教学内容,面向北京市各委办局领导推出周末读书项目。
盘活首图专业场馆资源优势,拟与市广电局开展合作,加入北京电影节的系列活动,发挥首图专业电影放映厅和电影胶片片库的资源优势,开展专题性资料片放映等。
六、不断完善和深化具有首图特色的文化志愿者工作,加大首图志愿服务与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机构间的联系与共建,积极拓展首图文化志愿者队伍的组成,吸纳尽可能多的专家、学者、艺术家等社会知名人士参与建设,使之成为京城文化服务的优质品牌。
七、深入推进科技手段在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的应用,不断加大各类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有效提升首图文化服务的传播能力。要让百姓随时随地利用手机、移动设备和计算机终端等,获取公共图书馆的数字信息,全面提升市民数字文献资源阅读的比例。年内,拟选择在大型购物中心、车站或机场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开展数字化服务,建设和推广“首图数字取书台”。
八、采取可靠措施,持续发挥和提升“一卡通”服务、24小时城市自助图书馆服务系统、数字文化社区、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等多项文化惠民工程的社会效能。继续加大“城市阅读计划”的推广和实施,提高参评人数,提升城市的文化水平。
九、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与创新。“北京记忆”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区域性的大型多媒体数据库,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年内将加大以“北京记忆”为中心的特色资源建设力度,特别是口述历史的建设工作。
七、不断加强科研课题的论证和研究工作,以“面向大数据的单元信息组织体系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题项目为主导,全面提升首图科研能力与水平,切实推进科研成果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转化与应用。年内要积极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课题项目。
八、继续探讨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积极、广泛地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吸纳相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多方群众参与的“社会的图书馆”。不断完善公共图书馆服务、管理及绩效评价体系,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示范作用。
九、积极探索北京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以首都图书馆为总馆、各区县为分馆、街道乡镇及社区行政村为三级、四级基层馆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实现经费、业务、人员、服务及布局的统一管理,构建快捷便利的图书馆服务圈,更加高效地满足百姓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十、继续深化公共图书馆的网格化服务建设,加强对乡镇/农村读者及弱势群体的服务工作。年内,拟选择在适当的街道建设服务示范区,为服务区内每栋居民楼的残障人员和空巢老人将送文化服务到家;在乡镇图书馆间建立“交流图书馆”,定期让不同乡镇间图书馆的藏书进行交换,把死书盘活,提升文献资源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