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
《广东中华新报》
  《少年中国》
《广东中华新报》

  杨匏安(1896-1931年),原名麟焘,又名锦焘,笔名匏庵,广东香山(今珠海)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被捕牺牲,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的理论家和革命活动家。1919年杨匏安在广州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同年11月11日至12月4日,《广东中华新报》连续19次刊登了他的长篇文章《马克思主义》,他是最早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的先驱者之一,曾有“北李(大钊)南杨”之说。此外,杨匏安先生还在10月至12月的《广东中华新报》上连载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集产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等文章。

  这是民国八年(1919)10月18日的《广东中华新报》,18日至28日连载了《社会主义》一文。
  这是民国八年(1919)11月13日的《广东中华新报》,11月11日至12月4日,刊登了杨匏安的《马克思主义(一称科学的社会主义)》一文,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学说作了比较确切的阐述,热烈地赞扬了马克思主义。它的发表几乎与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同时,可以说是该文的姊妹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