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图讲坛 偷盗功名-谈科举作弊-李宝臣

偷盗功名-谈科举作弊-李宝臣

浏览次数:1843

偷盗功名-谈科举作弊-李宝臣

康熙五十年(1711年)九月初十,辛卯科江南乡试放榜,苏州一千余书生抬着财神像,浩浩荡荡进入夫子庙,将财神像锁在了明伦堂上;而在南京则有人将考场“贡院”之额用“卖完”两个字糊上……中国古代自唐代推行科举选士以来,科场就不断上演作弊的把戏,都说书生重礼仪、知廉耻、讲孝悌,为何有人进考场时裤裆里塞纸条?为何夹带袖珍本《四书》?温文尔雅的书生们为何如此胆大妄为?他们究竟为了什么而痴狂?本期讲座,由李宝臣先生向您讲述“偷盗功名”的种种方式以及背后的利益交换。 李宝臣,北京市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研究领域北京史、北京文化。出版有《文化冲撞中的制度惯性》、《北京城市发展史?明代卷》、《礼不远人》、《北京风俗史》等学术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