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北京市社科联重点工作之一。从2002年起北京市社科联开始举办系列专题讲座,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教育、传统文化、医学保健、心理健康等社会科学诸多方面。系列专题讲座由社科联主办、重点学会承办,以系列科普讲座为主要活动形式,场次多、受众面广、社会反响强烈,几年来向广大北京市民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讲座中突出浓厚的人文精神,为提高北京市民素质、营造人文环境贡献着力量。
2009年,正逢国庆60周年,也是后奥运时期建设开局之年,北京市图书馆协会在社科联的关心与支持下,积极参与、组织全市公共图书馆共同举办2009年系列科普讲座活动。这是北京市图书馆协会与社科联的首度合作。
为充分发挥北京市图书馆协会学术团体的作用,协会认真组织、精心策划、安排各区县图书馆紧密围绕主题开展工作,并强调讲座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的平衡统一,对主讲人、讲座内容的层次、水准严格把关,最终推选出12场科普讲座,分别在区县图书馆及大型社区图书馆等场所举办,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1-6月份,经北京市图书馆协会、各区县图书馆以及讲师团的各位专家努力,按照科普讲座方案,共举办讲座7场,完成了上半年科普讲座任务。
6、在西城区青少年儿童图书馆举办题目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保护浅谈》,特邀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中华文化学院兼职教授赵书主讲,此次讲座赵教授从北京的形胜、北京的历史、北京的文化、北京的民俗四个方面展开,总结了北京的地形地貌特征,北京的规划特点等。
7、6月13日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即,与西城区图书馆共同举办了“读懂周易”科普讲座,邀请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经学会理事鲁洪生教授为120余位读者开讲。鲁教授从怎样读《周易》,用《周易》两个方面,分别就《周易》是怎样一部书、怎样产生的、怎样“想问题的”、《周易》是如何看世界的以及《周易》阐释的人生哲学等多个层面深入解读,并生动的结合了当今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讲解,揭示了《周易》这一古老的哲学体系积极进步的意义。读者们对于此次讲座十分热情,并希望图书馆将这一主题讲座办成系列形式,满足读者们更好学习《周易》的愿望。
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北京市公共图书馆,下半年将继续通过讲座这一平台,传承历史,延续文明,完成好科普讲座工作。在此基础上,北京市图书馆协会将会充分发挥其作用,协调组织北京市公共图书馆建立科普知识讲坛,整合资源,努力打造高层次,高品位、高质量的品牌讲坛,通过发挥学术团体的作用,举办各种科普活动,让社会科学真正走进广大基层群众,有力地推进了社科普及工作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