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节点,首都图书馆以“山河入简 红韵承章”为主题,策划推出多项60余场阅读文化活动,通过展览展示、艺术展演、讲座讲述、互动体验、数字专区等多元形式传承红色文化,构建面向社会公众的红色文化教育阵地。
艺展风华,展览展演现峥嵘岁月
“探寻北京红色记忆”大型综合文化活动以展演、展示为序,8月23日在北京城市图书馆盛大启幕。“峥嵘岁月 征程有声——红色文艺经典回眸”展演通过“导赏+表演”形式带领读者回望红色文艺经典。展演中,版画艺术家郑作良将《延安时代》《卢沟醒狮》等19幅红色主题书画艺术作品捐赠给首都图书馆,成为丰富馆藏、讲好红色故事的重要力量。以红色资源入藏为契机,活动发起20场访谈,与20位历史见证者和参与者展开口述历史采集,留存鲜活的红色记忆,包括中央歌舞团第一代艺术家孟于(104岁)、冉庄地道战民兵李恒彪(98岁)等。
(配图:郑作良向首都图书馆捐献《卢沟醒狮》等版画作品)
(配图:“峥嵘岁月·征程有声——红色文艺经典回眸”展演)
同期,活动还把北大红楼、卢沟桥等12处红色地标“搬进”北京城市图书馆,读者可一站激活京华红色印迹。9月起,北京城市图书馆还将推出“红色家风 薪火相传”主题展览、马克思主义文献展和纪念《义勇军进行曲》诞生90周年展,举办红色礼赞歌舞、红色时代交响等红色演出。通过从图书馆文献的活化再现到各界专家导读、传习互动等多元形式,让红色教育入脑入心。
(配图:“北京红色印记”展览)
史话凝思,讲堂讲坛忆烽火回响
9场讲座将为读者带来更全面、更深入了解战争全貌、感悟红色文化的阅读场景。“探寻北京红色记忆”大型综合文化活动开设4场“薪火讲堂”,生动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在文艺创作、家风教育、党史强军等领域的创新进展,陆续邀请曾担任钱学森秘书的顾吉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主任龙平平、周恩来总理侄女与家风传承者周秉德等专家学者分享红色基因的时代传承与创新实践。
(配图:“薪火讲堂”首场)
“首图讲坛”之“铭记历史 丰碑永铸”系列讲座在8月至9月开展的5场讲座对谈,将从全球视野、战略博弈谈到人性与社会变迁,试图打破单一叙事,呈现战争的多面性。
(配图:“铭记历史 丰碑永铸”系列讲座安排)
亲历薪传,红色资源启多维阅读
行于足下、声入人心,4月至8月期间,首都图书馆组织开展辐射京津冀的12场红色行读之旅、全市诵读大赛和京津冀公共图书馆名家诵读会,通过实地探访、荐书导读、诵读展演、直播互动的形式吸引349.5万人次关注参与。
红色传承手工坊、红色创意绘画、“初心长卷”绘制等活动即将在北京城市图书馆陆续开展,活动以红色文化为引领,邀请非遗传承人和中央美术学院导师,带领读者进行多项传统非遗技艺体验和艺术创作,让红色文化实现创新表达。
(配图:红色传承手工坊现场)
(配图:读者体验红色创意绘画)
9月,首都图书馆还将推出馆藏红色文献数字资源阅读专区,通过战时烽火、英雄谱系、全面抗战三大版块,涵盖电子图书期刊、有声书、音乐、影片、线上展览等80个数字资源,便于读者阅读红色文献、感悟红色精神。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首都图书馆诚邀广大读者参与到“山河入简 红韵承章——首都图书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阅读活动”中来,让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奋发图强的力量在书香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