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首图快讯

多民族音乐共谱草原文化基因——“京津冀晋蒙民歌之旅”内蒙古站开启草原文明听觉洗礼

[首图快讯] 2025-07-04


2025年6月29日,由首都图书馆发起,京津冀晋蒙五省图书馆联合主办的“别样的阅读·京津冀晋蒙民歌之旅活动内蒙古站——“歌从天上来·内蒙古民歌赏读会”在内蒙古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启幕首都图书馆新媒体平台同步线上直播。活动集结二十余位蒙古族、汉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民歌传唱人,通过蒙古族长调、短调、潮尔道、漫瀚调及三少民族”民歌联唱,为300余位现场观众和4线上观众呈现跨越民族与地域的听觉盛宴。

赏读会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为学术支撑,特邀内蒙古师范大学杨玉成教授担任导读导赏人,从内蒙古民歌的分类及其特点入手进行解读。杨玉成指出,内蒙古民歌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的音乐表达,其音程关系对应着草原生态哲学。

0629内蒙古赏读会.369.png 

图:杨玉成解读内蒙古民歌

多民族传唱人的音乐对话

活动现场,内蒙古艺术剧院演员都贵玛以《辽阔的草原》开场,长调民歌传承人额尔敦苏和献唱《小黄马》,昭乌达民歌、阿拉善民歌传承人杭盖萨初日演绎《金色的圣山》三组作品交相呼应分别代表草原的部、西观众透过这幅“声音地图”,得以直观感知游牧文明在多元水土中孕育的音乐基因。

0629内蒙古赏读会.537.png 

图:都贵玛演唱呼伦贝尔长调民歌《辽阔的草原》

0629内蒙古赏读会.562.png 

图:额尔敦苏和锡林郭勒长调民歌《小黄马》

0629内蒙古赏读会.587.png 

图:杭盖萨初日唱阿拉善长调民歌《金色的圣山》

科尔沁民歌传承人包巴特尔以《韩秀英》、朝木日力嘎以《正月玛》重现草原爱情史诗呼和浩特歌剧舞剧院独唱演员苏日嘎的《金杯》与长调演员桑思尔的《鸿雁》,展现短调“一曲一地域”的风格裂变。

0629内蒙古赏读会.706.png 

图:包巴特尔自弹自唱科尔沁叙事民歌《韩秀英》

0629内蒙古赏读会.731.png 

图:朝木日力嘎演唱科尔沁叙事民歌《正月玛》

0629内蒙古赏读会.755.png 

图:苏日嘎演唱鄂尔多斯短调民歌《金杯》

0629内蒙古赏读会.777.png 

图:桑思尔演唱乌拉特短调民歌《鸿雁》

潮尔道民歌以《旭日般升腾》的庄严和声还原王府礼仪音乐,与五彩民谣呼伦贝尔民歌传承班演绎的《五岁的褐色马》形成宫廷与民间音乐呼应与交融。

0629内蒙古赏读会.867.png 

图:都贵玛、苏日嘎、朝木日力嘎、额尔敦苏和、唐吉斯、杭盖萨初日、桑思尔(由左至右)演绎潮尔道《旭日般升腾》

0629内蒙古赏读会.923.png 

图:五彩民谣呼伦贝尔民歌传承班演唱巴尔虎长调民歌《五岁的褐色马》

三少民歌联唱《克尼耶》《加兰加兰》《美鲁烈》,与漫瀚调蒙吉珍、徐美珍的《天下黄河》共同构建“马背+黄河+森林”的多元音乐世界展现了半个中国的民族交流史

0629内蒙古赏读会.1037.png 

图:五彩民谣呼伦贝尔民歌传承班演唱鄂伦春族民歌《克尼耶》

0629内蒙古赏读会.1068.png 

图:蒙吉珍(右)、徐美珍(左)演唱漫瀚调《天下黄河》

导演斯日古冷以细腻编排为演出铺就坚实底色,民乐队为各民族民歌保驾护航:海日罕的马头琴托举长调的悠远,青松的大马头琴让《辽阔的草原》更显苍茫;杨乌吉斯古冷的临布与春亮的古典吉他默契配合,为叙事民歌的注入节奏;德布勒夫的羊皮鼓则贯穿全场,在《加兰加兰》等民歌中精准锚定森林文化的原始张力。各类器乐与歌声浑然一体,让每首民歌都绽放出最本真的文化光彩。

0629内蒙古赏读会.1270.png 

图:斯日古冷导演助力此次赏读会

0629内蒙古赏读会.1288.png 

图:现场伴奏民乐队(由左至右依次为杨乌吉斯古冷、海日罕、青松、德布勒夫、春亮)

从文献到活态的文化朝圣

此次内蒙古民歌赏读会不仅是一次草原音乐文献的深度导览,更是一场唤醒草原文明基因的听觉洗礼。《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中沉睡的音符,在马头琴弦上绽放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活态史诗,续写着草原多豪迈,长调自苍茫”的文化新篇。

0629内蒙古赏读会.1457.png 

图:赏读会现场

活动现场,两馆举行图书互赠仪式。首都图书馆赠《一岁货声》《北京歌谣北京民歌文献,为草原文化研究提供对照样本内蒙古图书馆回赠《蒙古族雅托噶》等著作,系统呈现游牧民族与渔猎部落的音乐文化。这些书籍如文化使者,为两地广大读者和民歌爱好者提供了优质的阅读资源。

0629内蒙古赏读会.1597.png 

图:首都图书馆与内蒙古图书馆互赠京蒙民歌文献

内蒙古民歌,作为镌刻在马背民族记忆中的活态经卷”,不只是可供考据的声音标本,更是连接古今、唤醒草原文化基因的钥匙。此次“歌从天上来·内蒙古民歌赏读会,以文献研读+活态演绎”的形式,让《小黄马》的旋律穿越千年牧道,让《鸿雁》的歌词在蒙汉之间架起桥梁,在阅读的知性与聆听的感性中,重新定义草原文化传承的当代可能。

五省文化之旅再启程

随着内蒙古站的圆满落幕,这场横跨华北五省的文化之旅即将驶向黄土高原。7月20日,音乐里的太行山·山西民歌赏读会”将在山西省图书馆启幕,三晋山曲的高亢与内蒙古长调的苍劲将隔空对唱,共同勾勒黄河文明的音乐版图。京津冀晋蒙五省图书馆将继续以民歌为桥,让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在互鉴中焕发新生,共同谱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声不息”的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