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首图快讯

以“终身阅读·融智鼎新”为核,构建多元服务矩阵 ——2025年首都图书馆“图书馆宣传周”总结

[ 首图快讯] 2025-04-29


 

2025年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期间,首都图书馆围绕“终身阅读,融智鼎新”核心理念,紧扣优质资源下沉、智慧阅读赋能、文旅融合创新三大主线,京津冀文化联动,通过品牌活动引领、惠民服务深化、数字赋能升级、志愿力量注入,打造立体化阅读生态,全方位展现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枢纽的服务效能。共举办活动55场,参与人次达383.3万,其中线上374万,线下9.3

一、“阅读北京”品牌引领,构建全民阅读新生态

1. 盛典启幕:锚定“四个文化”,打造全城共读盛宴

4月22日,2025年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阅读北京”世界读书日主题盛典在首都图书馆举办。盛典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首都图书馆、北京市图书馆协会、北京市各区图书馆、北京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共同承办。盛典同步在首都图书馆云课堂、北京时间、央视频等21家平台进行直播,线上线下参与人次达277.75万。

今年,“阅读北京”以“终身阅读,融智鼎新”为主题,紧扣优质资源直达基层、新型阅读空间建设、文旅融合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等关键词,举办北京市诵读大赛、童行中轴、十佳优读空间评选和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讲座联盟四大全市性阅读推广活动,邀请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乔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萨日娜担任年度阅读推广大使。盛典同时发布阅读小伴侣、与书对话、全民数字素养技能提升行动等多项全新的智慧阅读举措,及40余条涉及京津冀的特色行读路线。以“终身阅读”理念串联古都文化、红色文化、创新文化,精准对标首都图书馆内“优质资源直达基层”“文旅融合”重点工作,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阅读推广新格局。

2. 多维活动矩阵:从“坐读”到“行读”,激活文化基因

1)讲座联盟·智汇京城:北师大张莉教授首场讲座《纸墨京华》通过15家平台触达85.55万人次,以“资源优选、精准直达”为纲,串联50场跨学科公益讲座,构建“没有围墙的大学”,实现“线上直播+线下打卡积分”双轨服务,将学术资源转化为市民可感的文化滋养,对标“智慧阅读”与“公共文化均等化”目标。

2)诵读大赛·红韵传承:紧扣抗战胜利80周年,以“红韵诵华章”主题启动全市18家区馆、20个赛区联动,融合经典诵读与红色叙事,打造“书香北京”声音地标,推动阅读从“个体行为”向“城市文化”升级。

3)文脉印象·行走京华:4月24日首发行读活动,阎崇年大师课解码北京文脉,26日225名小读者分赴国博、首博、中轴线北段,用“行走的课堂”串联历史现场。全年16条行读线路深度挖掘四大文化基因,实现“阅读+文旅”场景融合,成为落实“新型阅读空间建设”的创新实践。

4)首都图书馆同步推出多场特色阅读活动,精准服务特殊群体。4月24日,“春日蝶舞·小手折出花花世界”活动走进北京爱百福视障人士关爱中心,26名低年龄视障小读者在折纸实践中感受春日意象与文字魅力,通过触觉体验亲近阅读。4月25日,“一笔一‘折’皆学问——书法艺术赏析与体验活动”在康复文献阅览区举办,30位残疾读者、老年读者共赏经典文献中“折”笔技法,在笔墨交流中领悟传统文化精髓。此外,4月21日至25日,无障碍电影放映先后走进4个社区及场所,为77人次视障、老年读者播放《党的女儿》《百团大战》等影片,通过场景讲解与手语翻译,提升特殊群体观影体验。系列活动以多元形式延伸阅读服务,践行“以读者为中心”理念,为宣传周注入温暖底色。

3. 跨界融合·经典焕新:世界读书日当天,联合国家大剧院举办“莎翁、茅奖作家作品诵读会”,通过戏剧演绎《哈姆雷特》《秦腔》等经典,线上线下6.2万人次共赴“文学与艺术的对话”,以跨媒介形式活化经典,践行“传承与创新并重”的文化传播理念。

二、惠民服务精准落地,践行“以读者为中心”初心

宣传周首日(4月21日),正式实施文献借阅规则调整,允许文献在借阅当天即可续借,同步推出长达四周的免除文献滞还费活动,号召读者归还超期文献,推动“沉睡资源”重返流通,显著提升文献流转效率。上述举措以“零门槛阅读”“零负担还书”落实“文化惠民”政策,切实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普遍均等,让图书馆成为“没有围墙的精神家园”。

4月23日,在世界读书日之际,首都图书馆智能借阅柜正式入驻首都儿科研究所儿保楼八层,双方的跨界合作为就诊儿童及家属提供了优质的阅读服务,让书籍来到医院、帮助患者乐享阅读。

三、京津冀文化联动,多元活动赋能阅读

宣传周期间,首都图书馆合作协调中心开展的“首图XIN空间阅读推广活动”成效显著。围绕“终身阅读 融智鼎新”主题,在馆外举办6场活动,吸引779人次参与。

文化讲座中,阿龙老师剖析中轴线文化,让听众感受中华文明多元共生;科普讲座里,专家揭秘螃蟹世界、分享人工智能应用,拓展大众知识视野。同时,线装书制作、小青柑制作、碗花插花等体验活动,让参与者沉浸传统技艺与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

这些活动紧扣优质文化资源下沉、京津冀文化联动等重点,将阅读与知识探索、文化体验紧密结合,从科技到传统,涵盖多元领域。活动借助世界读书日与宣传周契机,把资源输送到基层、雄安新区等地,推动全民阅读、终身阅读,让知识与文化融入城市生活,助力书香京城建设,提升市民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

四、志愿力量注入,共筑书香社会基石

宣传周期间,首都图书馆携手北京市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总队,以专业、品牌化志愿服务,推动全民阅读与文化惠民。

志愿者在日常服务和阅读推广活动中积极作为,为读者提供咨询引导、助力活动开展。其中,无障碍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放映活动备受关注。专业讲解员为视障人士解读画面,志愿者全程贴心陪伴。

此次活动成效显著,“书山有路、志愿同行”等项目吸引112人次参与,服务时长832小时,22名视障人士及其家属从中受益,普通市民也增进对视障群体文化需求的了解。

志愿活动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提升图书馆服务温度,促进社会和谐,还通过红色影片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情怀,为书香社会建设凝聚强大力量。

五、以“四个融合”夯实文化阵地作用

本次宣传周首都图书馆紧扣“资源融合、空间融合、服务融合、技术融合”四大战略,通过“阅读北京”品牌整合全市资源,以行读活动打破场馆边界,用智能借阅柜实现服务延伸,借AI课程推动技术赋能,形成“线上线下共振、全龄群体共融、京津冀协同共进”的生动局面。未来,将持续以“终身阅读”为纽带,深耕“阅读+”模式,让图书馆成为城市文化记忆的守护者、全民学习的能量站、创新发展的思想库。

首都图书馆将以宣传周为起点,持续深化“融智鼎新”实践,让阅读成为城市发展的精神底色,为建设“书香北京”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