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各联网馆动态

《七十五载铸华年》新书发布会在东城区图书馆举行

[ 各联网馆动态] 2024-12-26


12月20日下午,以“东城故事”为主题的《七十五载铸华年》新书发布会在东城区图书馆隆重举行。该书作为“东城故事”系列丛书的最新力作,由北京市东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支持出版,韩小蕙、杨建业担任主编,作家出版社出版,旨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展现了东城区七十五载的沧桑巨变,更深刻反映了东城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自信与发展成就。

东城区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冯建国,东城区政协二室副主任贡怡,东城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胡祥富,以及多位来自文艺界和社区的代表参加发布会,发布会由东城区文联二级巡视员张志勇主持。

东城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杨建业详细介绍了《七十五载铸华年》的创编情况。作为一部由东城文艺工作者匠心打造的力作,“东城故事”系列丛书第12部《七十五载铸华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内涵,通过“山河壮美”“古都焕新”“岁月燃情”“年轮留痕”和“今朝璀璨”五大篇章,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到红色文化的传承,从商业繁华到生态宜居,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每一篇章都饱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伟大祖国的热爱,激励着每一个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发布会上,几位参与《七十五载铸华年》创作的作家代表分享了各自的创作体会。

原东城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历史风貌保护办公室主任刘景地(曾任东城区政协委员、常委),以《玉河历史景观恢复与保护》为主题,深情讲述了东城区玉河的历史变迁与保护历程,表达了对东城区文化遗产的深深眷恋与守护之心。东城作协会员、原东城区政协副主席毕博闻,通过《留存在中山公园的记忆》,将读者带入了中山公园那充满历史韵味与人文情怀的世界,让人们感受到了东城文化的独特魅力。东城书画协会副主席、东城区政协文史专员杨信,以《祥瑞是记录北京永恒的历史》为题,用画笔和文字共同记录了北京的历史变迁,表达了对这座城市深厚文化底蕴的崇敬与传承之愿。原东城作协理事李强,分享了他的作品《紧跟时代脉搏的北京话》,讲述了北京话的演变与发展,展现了北京在时代变迁中的文化活力与包容性。东城区政协文史专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理事、东城作家协会顾问彭俐,带来了《北京胡同四合院的美丽三林》,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东城区胡同四合院的独特韵味,表达了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热爱与保护之情。东城作协理事、东城区民协副主席李俊玲,以《昔日王府,今日学府》为题,讲述了东城区王府建筑的历史变迁与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展现了东城区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独特魅力。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毛大庆,分享了《钟鼓楼下的城市胡同更新》,表达了对东城区城市化进程的深度思考与创新实践。东城作协理事、北京市文联文学创作奖获奖者李竞,带来了《松子胡同忆往》,用文字记录了松子胡同的历史故事与人文情怀。他们的分享让与会者深受启发,感受到了文学创作的魅力和力量。

最后,领导和嘉宾向东城区图书馆、27院、槐轩艺术空间、观坛艺术空间等东城区文艺工作者之家以及街道社区代表赠送了《七十五载铸华年》一书,表达了对东城区文化事业的支持和鼓励,以及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和社区居民的关怀慰问。东城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胡祥富在发言中对这本书的出版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并对东城区文艺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要求。与会者纷纷表示,《七十五载铸华年》不仅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佳作,更是一份激发灵感、点燃梦想的火种。它鼓励每一位读者,无论身处何方,都能从中汲取力量。《七十五载铸华年》的出版,不仅是对东城区七十五年发展历程的一次深情回顾,更是对未来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美好期许。相信这本书将激励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用笔墨记录时代变迁,以文字抒发人民心声。激励更多读者在书香的浸润下,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积极参与文化传承与创新,共同书写东城文化的新篇章。

 

东城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