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业界新闻

图书馆“智慧”到什么程度了 来源:《中国文化报》(数字报)

[ 业界新闻] 2024-10-12


走进图书馆,首先迎接读者的是机器人管家,语音咨询、图书检索都可在智慧平台上快速完成,人脸识别就能借还图书,智能书柜让书籍“走”出来、再精准“收”回去……这些不是关于图书馆的未来畅想,而是现代图书馆的智慧化服务实景。

在近日举行的2024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上,众多图书馆界代表和专家学者认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进入了新阶段,正通过智能化设施设备和新技术应用,形成能够提供智能服务的新空间。

升级产生新智慧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提出,推动公共图书馆向“以人为中心”转型,建设开放、智慧、包容、共享的现代图书馆,将公共图书馆建设成为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将“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项目”作为重要任务。

近年来,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正从服务模式和平台构建智慧化、信息服务技术实践应用的阶段,迈入技术更新和深度融合的新阶段,基于用户行为进行的智慧服务流程不断优化。在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学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吴丹看来,在智能技术支撑下,为用户提供具备知识附加值的服务,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智慧化服务在公共图书馆的业务场景会越来越多。”吴丹认为,未来重在构建生态,促进信息服务的协同化,构建技术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图书馆。

“现在谈图书馆的AI素养,不仅包括提供给用户的智能服务,还包括图书馆的协同生态服务、决策支持服务、个性化体验服务、沉浸式交互服务,需要引入智慧化管理系统,搭建更加开放、联通的数据中心以及建设云端存储管理中心,升级产生新智慧。”吴丹说。

空间服务新体验

在图书馆不仅能看书,还能弹钢琴、听黑胶唱片,甚至拥有元宇宙个人书房,这是北京城市图书馆给予读者的新体验。

这些体验背后有哪些技术逻辑?首都图书馆馆长毛雅君介绍,北京城市图书馆有一个智慧“大脑”——“全自动化智慧机械书库”,能够自动出库、自动分拣、自动搬运图书,为读者取书仅需3至15分钟,实现了从传统图书馆“人找书”到如今“书找人”的服务模式创新。

不仅如此,该馆的古籍文献馆、艺术文献馆、少儿馆、非遗展示区、开架阅览区等功能分区可以为读者提供智慧展陈、4D观影等深度学习和交流方式。如在少儿馆扫描智慧手环,孩子们在场馆内的行动轨迹和阅读数据就能实现可视化,以便提供更加精准的阅读服务;在元宇宙图书馆,读者可以创建自己的数字人形象,并在线与其他读者、馆员、专家交流互动。

此外,北京城市图书馆配备了融合智能控制技术与调光技术的调光玻璃,可以控制遮阳系数,防止紫外线对重要书籍的破坏,延长文献保存期限和使用寿命,同时为读者提供舒适的阅读光线。

“未来,我们还会以智慧场景为牵引,为5G、8K、无感借阅等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搭建验证、展示和推广平台,让前沿技术和产品应用促进服务创新,为读者提供可欣赏、可社交、可分享的阅读场景。”毛雅君说。

技术迭代新效能

原本需要20天才能完成的传统作业流程,现在只需10分钟,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一套名为“采编图灵”的系统解决了图书加工过程中人工重复劳动和搬运的问题,大大缩短了读者借阅新书的时间。

据了解,一本新书从到达图书馆到上架要经历复杂工序,每道工序由不同专员负责,每人每天能处理200至300本书,耗时耗力。“能不能把这些图书采编工序整合成电脑程序,从而解放人力,这是我们研发‘采编图灵’的初衷。”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副馆长吴昊介绍,“采编图灵”经历了一系列技术调试和迭代。

在研制过程中,图书馆将整个图书采编流程分成三个阶段:编目前阶段主要对图书进行规范化加工;其次为编目阶段;最后为典藏阶段,需要处理大量数据。最终新书到馆至上架的单本分离、状态识别、物理加工、批量验收、在线编目、典藏分解为六大环节16道工序,在“采编图灵”3个子系统26套定制模组37台不同类型机器人的协同作业下,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作业。

“2021年,我们上线了原型机,这是第一代‘采编图灵’。通过不断迭代,形成了目前的第三代。”吴昊介绍,新一代“采编图灵”运用了机器视觉和适配图书馆应用场景的大模型技术,能够快速反应和调度,相比第一代实现了功能方面质的飞跃。如“采编图灵”做到了精准识别书籍题名页的位置、在没有文字信息的空白处无遮盖贴标等。新书到馆前,它还会提前采集相关信息,通过数据比对进行精准化作业。

总结整个过程,吴昊说:“尽可能细化需求,再去研究技术路径,在技术积累的基础上一步步接近目标。”他还认为,提升人才的技术素养和思维能力至关重要,人与技术的高水平匹配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业界专家同时提出,智慧图书馆建设对于AI、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还需充分考虑数据安全性、技术偏见、信息茧房等一系列问题,这就要求加大对图书馆员AI素养的培训,提升技术和信息鉴别应用能力。(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