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首图快讯

“城市图书馆文化与交往”暨“新质生产力赋能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学术会议圆满举办

[ 首图快讯] 2024-06-25


相聚森林书苑,共筑城市文化交流。6月24日,“城市图书馆文化与交往”暨“新质生产力赋能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学术会议在北京市城市图书馆智和厅开幕,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近百家图书馆现场参加会议。会议在北京日报客户端、首图新媒体矩阵进行直播,受到广泛关注。

240626_100909_1161.png

本次会议由首都图书馆主办,于24日和25日分别举办“城市图书馆文化与交往”和“新质生产力赋能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两场会议,以期促进图书馆交往合作与学术交流,推动城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中的培育力。

图片2.png

图片3.png

首都图书馆馆长毛雅君致欢迎词,致敬创办首都图书馆的先辈和长期支持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各界力量。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常林出席并致开幕辞。常林在致辞中指出:“公共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的枢纽,在新质生产力生产中大有可为,应自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图书馆界的专业交流将推动全国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其后,来自中国大运河途径的京津冀鲁豫皖苏浙八家省级图书馆共同签署《大运河沿线图书馆联盟战略合作协议》,八馆实行轮值主席馆制,将全面开展专题文献建设、馆际交流及馆员培训等合作,并携手举办“大运河文化阅读行”活动,通过强强联合,依托“大运河”主题,发挥图书馆在八省文旅共融互通、城市文化交流合作的平台作用。

图片4.png

图片5.png

图片6.png

图片7.png

图片9.png

开幕活动后,“城市图书馆文化与交往”会议由首都图书馆副馆长李念祖主持,围绕城市图书馆文化与交往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实践创新、研究成果等,邀请澳门大学图书馆馆长吴建中、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员张晓林、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张志清、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聂华、首都图书馆馆长毛雅君分别进行主题报告。

澳门大学图书馆馆长吴建中以《新一代图书馆的探索与实践》为题,从资源建设、在服务方式、服务效能几个方面,分享了新一代图书馆转型与创新的宝贵思考,让我们对图书馆未来发展有了更多的憧憬和期许。

图片10.png

图片11.png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晓林做了题为《Inside-Out & Outside-In:图书馆服务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模型》的报告,为丰富图书馆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推动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供了许多高屋建瓴的新思路。

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张志清的《文化传承与城市图书馆未来》报告让大家充分感受到在当前文化语境下,图书馆唤起民众内心深处的文化记忆,以再发现、再创造的形式从历史、人文、艺术等多角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图书馆时代精神与人文价值。

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带来主题报告《人民图书馆——作为社会基础设施的城市图书馆》,揭示了图书馆是一座城市重要的文化窗口,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将文化服务送到市民身边,让阅读休闲成为百姓生活日常叙事。新时代图书馆还肩负着提升市民读者人文素养、艺术涵养、信息素养的重要职责。

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聂华在《全球图书馆服务创新与品牌营销》报告中勾勒出了图书馆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增强品牌建设,长效推进创新性发展的美好画卷。

首都图书馆馆长毛雅君带来主题报告《城市图书馆事业与城市发展》,结合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深入分析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明确了当前城市图书馆所应承担的功能和角色,展望了新发展理念下城市图书馆的美好未来。

图片18.png

城市图书馆涵养城市品格、形塑城市特质、点亮城市文化,是一座座城市会客厅,图书馆界的共建互通必将促进我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25日举行的“新质生产力赋能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会议,将聚焦图书馆在实现科技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结合中的先锋探索和示范作用,邀请湖北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刘伟成,中图云创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EO邵丹,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陈雪松,上海数据交易所市场发展总监沈超平,首都图书馆副馆长李念祖分别作主旨报告。

此次会议嘉宾还在讲解人员陪同下参观了北京城市图书馆。自然与人文结合的建筑空间,特色鲜明的少年儿童馆、古籍文献馆、艺术文献馆、非遗文献馆/地方文献馆四大主题馆,依托新理念、新技术打造的智慧图书馆场景,及“版画中轴——首都图书馆珍藏版画典籍展”“应运而生 典亮非遗”“声游北京”等主题展览,充分展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蓬勃生机和书香氛围,给与会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