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业界新闻

建在水边的图书馆世界少有 设计师巧借地理优势让读者亲近自然 来源:新民晚报

[ 业界新闻] 2022-08-05

以“桥”为造型的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长风馆),坐落在苏州河畔的滨河绿地。“建在水边的图书馆世界少有。”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三院总建筑师助理,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设计总负责人、主创建筑师严赉赟告诉记者,为了让场馆和环境融合,我们抓住地理优势,在建筑和湖面之间打造亲水台阶和平台,同时延伸整个建筑的长度,设计玲珑通透的外立面,保证自然采光,让读者能亲近自然。

这块地块原有的城市公园系统,由北往南是长风公园到苏州河畔,为市民提供了一处绵延数公里的生态休闲场所。新馆的建设位置恰恰切断了景观的连续界面。鉴于此,方案从城市角度出发,选择将建筑底层起拱架空。

形体设计上,图书馆应该使原有的景观环境更为有趣,而非造成破坏。因此,面对一座绿意盎然的公园,一片波光粼粼的水面,设计师想到了“桥”的造型,把物理切断的环境连通起来。同时,图书馆作为人类追求知识、成长自我、健全人格的场所,也正是一座联系着人类的童年与成熟未来的桥梁,寓意深厚。

步入长风馆室内,一棵高大的“智慧树”与中庭、螺旋楼梯连通。“馆内的设计理念是‘阅读森林’。”严赉赟说,我们用分层方式创造不同年龄段的阅读交流空间,馆内打造了犹如小树干的圆形书筒,内部是儿童活动空间,外侧是安静看书的空间,动静分区的设计灵感来自于绿地树林,营造阅读丛林的感觉。此外,场馆还设置了一处玻璃栈道组成的“勇敢者之路”,引发少年儿童的好奇和探索。

图书馆不仅是给书“造”个家,更是给小读者们提供阅读氛围和空间。长风馆整体的设计思路是对儿童图书馆未来的探索,推动从“书的图书馆”向“人的图书馆”。孩子自己的图书馆,提倡“以孩子为本”,尝试除了借阅书籍之外的新服务,重视全媒体时代相适应的各类信息和多元素养教育活动的培养。比如,引进了包括益智馆、公共平台、录音棚、培训、乐享天地、智慧书屋、名人书吧和休闲空间等设施。

目前,长风馆藏书量超50万册,这也使得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南西馆+长风馆)成为国内体量最大的省级少儿图书馆、全国收集少儿出版物语种最多的省级少儿图书馆。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党支部书记卢秋勤透露,“在图书资源方面,我们结合少年儿童的年龄进行考量,其中外文及港台原版图书近4万册,多语种图书约1500册。”(裘颖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