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条小铁路——1865年,英国商人杜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沿着护城河修建了一条一里长“展览铁路”德小铁路
中国自己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1904年,清政府筹建北京到张家口的京张铁路。英俄两国同时争夺修筑权,相持不下。清政府对两方均不敢得罪,只得决定自力修建。1905年聘詹天佑为总工程司(今称工程师),外国人嘲笑说:“能修建此路的中国司尚未出世。”詹天佑以他崇高的责任感和顽强毅力,以我国自己的力量,克服重重阻碍,终于在1909年修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我国第一条自力修建的铁路。
随后,詹天佑除接受了修建四条铁路的邀请外,还怀着热望策划修筑从广州到汉口听粤汉铁路,以构成实现和京汉铁路连成一条的、贯通中国南北的大干线。然而,1911年,清政府发出一道把全国商办铁路收归国有的命令,逼迫詹天佑交出粤汉铁路,使詹天佑感到极度绝望。同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延覆灭,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新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提出“全国铁路网建设”的宏伟规划,同时提出将原计划修建的川汉、粤汉两条铁路合并成立汉粤川铁路公司,并请詹天佑担任会办。
1919年,修建铁路大权重又落入官僚政府和列强之手,詹天佑修建汉粤川铁路的工作再度受到重重阻力。他常常感到,修建铁路一事,不能自主,实际上就是列强不愿让中国人控制自己国家命脉。为改革这样的处境,他团结周围人士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为中国铁路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纵观中国历史,可以称作大帝的皇帝并不多,而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为什么可以称作大帝呢?该讲座以渗透人们精神领域的文化建设为起点,系统讲述了永乐年间以《永乐大典》为代表的文化成就,以永乐大钟为代表的铸造成就,以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蓝色和平之旅以及不断派使臣出使西域的陆路丝绸之路的交往成就,以琉璃塔为代表的世界奇观级的建筑成就和迁都北京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故事的叙述中使听众慢慢进入历史的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