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图活动 特别策划

讲座:第四讲:仁君刘备的历史真实与文学书写

时间:2018/05/19 14:00 -- 2018/05/19 14:00

地点:首图A座二层报告厅

类型:特别策划

主讲:傅承洲

活动详情

讲座:第四讲:仁君刘备的历史真实与文学书写

时间:2018年5月19日(周六)14:00

地点:首图A座二层报告厅

嘉宾:傅承洲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俗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明代文学学会理事、《金瓶梅》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和宋元明清文学,出版专著有《明代文人与文学》《明清文人话本研究》《冯梦龙文学研究》《古代小说与小说家》等。

内容:刘备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具有汉朝皇室的血统,但祖上早已没落,所以家境十分贫寒。在角逐的群雄中,刘备的经历最为曲折坎坷,早年投靠曹操、袁绍,后来投靠刘表、刘璋,最终在益州站稳脚跟,奔走流离大半生。虽然刘备处境颠沛,但聚集在他手下的人才却都是那个时代中最为光彩夺目的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和史书有相似的一面,也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目的,所谓“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将历史作为一面镜子,为后人提供借鉴。《三国演义》把刘备作为仁义之君的典型来塑造。把仁义作为刘备吸引英雄、团结人才的根本力量。但鲁迅却说小说的作者“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刘备真的是仁义之君吗?历史真实情况如何?历史真实与文学家的想象区别何在?文学家为何如此写成?他所表达的价值观是否能引现代人的共鸣?

傅承洲教授将以《三国演义》“桃园结义”“尊刘贬曹”“择主而事”为例,结合《三国志》、毛宗岗评点等历史文献记载,探究作家的写作心理,对以上问题做深度的剖析和解答。

主办:首都图书馆  人民文学出版社

咨询:67358114-6210

公益活动  坐满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