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s":[{"library_id":72,"region_id":22,"title":"首都图书馆","address":"北京市东三环南路88号","opening_time":"周二至周日 9:00-21:00;周一全天闭馆(节假日另行通知)","tel":"67358115-2102","content":"","type":"ALL","website":"","postcode":"","level":"RIGON","head_image":"https://oss.clcn.net.cn/bplisn/library-intro/2017-09/Dbq4w5KE1_xyQ9T_uoVGpiGcnfKUK39T.jpg","longitude":null,"latitude":null,"status":"PUBLISHED","created_user":null,"created_at":1489579706,"updated_user":null,"updated_at":1706082010,"deleted_at":null,"weight":3,"flag":null,"gd_longitude":null,"gd_latitude":null,"api_status":null,"region_name":"朝阳区","label":"primary","type_name":"通借通还"},{"library_id":544,"region_id":27,"title":"北京城市图书馆","address":"北京市通州区绿心路1号院3号楼","opening_time":"周二至周日 10:00-20:00;周一全天闭馆","tel":"81907111","content":"","type":"ALL","website":"","postcode":"","level":"RIGON","head_image":"https://oss.clcn.net.cn/bplisn/library-intro/2024-01/WyZE01qjZhBkQPBEsZZQ27gWYV0E7ZA2.png","longitude":null,"latitude":null,"status":"PUBLISHED","created_user":null,"created_at":1706081751,"updated_user":null,"updated_at":1712130990,"deleted_at":null,"weight":9,"flag":null,"gd_longitude":null,"gd_latitude":null,"api_status":null,"region_name":"通州区","label":"primary","type_name":"通借通还"},{"library_id":469,"region_id":30,"title":"国家图书馆","address":"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opening_time":"周二至周日 :9:00-20:00","tel":"88545366","content":"","type":"RETURN","website":"","postcode":"","level":"RIGON","head_image":"https://oss.clcn.net.cn/bplisn/placeholder.png","longitude":null,"latitude":null,"status":"PUBLISHED","created_user":null,"created_at":1616398935,"updated_user":null,"updated_at":1706082040,"deleted_at":null,"weight":4,"flag":null,"gd_longitude":null,"gd_latitude":null,"api_status":null,"region_name":"海淀区","label":"warning","type_name":"通还"},{"library_id":6,"region_id":23,"title":"东城区图书馆(交道口馆)","address":"东城区交道口东大街85号","opening_time":"周二至周日 9:00—21:00 (周一闭馆)","tel":" 64051155","content":"
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成立于1956年,是区政府兴办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是收集、整理文献,并向社会公众提供文献服务的公益性文化教育机构,是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是北京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2017年被文化部评为地市级一级图书馆。2012年,获得“全民阅读推广示范基地”及“全国人文社科普及基地”称号;“书海听涛系列读者活动”荣获北京市学习品牌;2019年“书海听涛”阅读推广项目荣获中国图书馆学会全民阅读推广优秀项目奖;荣获文化部颁发的“电子阅览室示范点”称号。2016年,北京市东城区荣获“书香城市”荣誉称号。 2018年,荣获“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称号。2020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东城区图书馆(交道口馆)占地面积11780平方米。现馆内设有第一外借室、第二外借室、少儿借阅室、综合阅览室、外文阅览室、创意文献阅览室、地方文献阅览室、政府信息查阅室、自习室、视障阅览室10个服务窗口,拥有各类文献近60万册(件),阅览座位400席,可上网电脑40多台。提供成人、少儿图书外借,图书、报刊阅览,图书办证,电子阅览,文献阅览,自习等服务。图书馆定期举办举办各类免费公益性讲座、展览、诵读、阅读指导宣传活动,免费开展基层辅导,流动服务。
东总布分馆是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直属分馆,提供北京市一卡通图书通借通还服务。该分馆分为书库、图书阅览区、电子阅览区和亲子活动区,馆舍总体建筑面积为400平米。 该分馆入藏图书约3万册,以少儿图书、文学类、生活类为主的全类藏书,贴合辐射区读者需求。
角楼分馆是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直属分馆。内有2层,1层为主题文化活动及展览展示区,主要举办老北京文化主题展览,同时举办读书会、文化沙龙等活动;2层为阅览区,现有北京专题图书近万册,报刊100多种,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读者还可登上角楼城台,俯瞰护城河风光。
微信公众号“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dc1stlib)”
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是西城区政府兴办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被文化部评定为一级图书馆。现有两处馆址,分别位于西城区后广平胡同26号(北址)和北京市西城区教子胡同8号(南址)。图书馆馆内设有旅游资料室、音乐资料室、古籍阅览室、地方文献室、中瑞可持续发展信息中心、德语信息与德语自学中心、视障人阅览室和以“宣南文化”为特色的参考资料室8个特色厅室,常年为读者提供课题咨询服务,馆藏文献总量157万册件,年举办读者活动累计近1300场,年接待读者78万人次。
多年来,图书馆始终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为宗旨,坚持“社会化、开放式”的办馆方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将“业务建设、完善服务、强化效能”作为工作重点,提高工作水平,为读者提供多层次的服务形式,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为推动区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先后获得了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文明单位、全民阅读示范基地、全国盲人阅读推广优秀单位、书香中国•第四节北京阅读季最美阅读空间、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北京市敬老爱老为老服务示范单位、五星级文化助盲志愿服务团队等多项荣誉。
朝阳区图书馆,国家一级图书馆,先后获得国家级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全民阅读先进单位等荣誉近30项。该馆成立于1958年,目前“一馆两址”同时开放(劲松馆、小庄馆),面积近2万平方米;藏书347万余册;年均接待读者不低于150万人次,流通图书不少于150万册次,借阅服务效能在北京名列前茅。作为文旅部试点单位,2018年12月完成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组建朝阳区图书馆理事会,监事会、成立专家委员会和书香朝阳全民阅读发展智库,完成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前瞻性的研究课题《北京市朝阳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准入机制研究》,区域文化特色出版物《北京市朝阳区图书馆馆藏石刻拓片汇编》并荣获全国古籍出版社2018年度百佳图书二等奖,国东贞石—朝阳区石刻拓片展等成果。
构建“四网一体”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深度实施总分馆管理模式,实现3+1总分馆模式传统图书馆服务网络升级;打造“书香朝阳”全民阅读活动特色品牌项目,年举办各种活动不少于500场;首家尝试并持续发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运营项目,打造有温度、有质感、有主题的“朝阳城市书屋”。目前已建成43家。城市书屋被中宣部列为创新案例。
微信公众号:
房山区图书馆坐落于房山区长阳镇。1983年正式建房山县图书馆,1987年更名为房山区图书馆。2015年7月,图书馆、文化馆、电影院三家单位整合成立房山区文化活动中心,保留房山区图书馆牌子;2016年迁入图书馆现址,为地(市)级一级图书馆。
房山区图书馆现分为新旧两个馆址。新馆中心馆2016落成,同年12月31日试运行接待读者。馆舍面积15840平方米,阅读座席770个,馆藏图书58万 册(件),数字资源总量达39.6TB。新馆新馆秉承“开放自由、智能便捷、个性特色”的建设理念,配备了自动借还机、自助办证机,电子图书借阅机等设备,给读者带来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馆内开设政府信息查询中心、康复文献阅览室、少儿借阅区、中文图书借阅区、电子阅览区、自习区、报刊阅览室等服务窗口。
城关馆位于城关街道,馆舍面积3362平方米,阅览座席238个。馆藏文献总量71万册(件)。提供个人外借、少儿阅览、电子阅览、报刊阅览、集体借阅服务。2017年经大规模装修改造,调整了阅览区域设置,配备了电子图书借阅机、触摸屏读报机等现代化阅读设备,以崭新的面貌接待广大读者。
微信公众号:
海淀区图书馆的前身是1917年京师学务局在海淀西大街建立的西郊阅书报处,1979年8月18日正式成立,为读者提供免费借阅服务,图书馆现有南、北两个馆址:南馆位于中关村核心区,馆舍面积6000平米,2005年12月26日面向读者开放;海淀区图书馆(北馆)位于海淀区温泉镇,馆舍面积29000平米,2016年7月10日正式开放。2009-2023年连续四次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为一级图书馆。
海淀区图书馆在全区范围内建成“2+29+37”的三级总分馆服务体系(2个总馆、29个街镇分馆及37个社区服务点),读者只需办理一张借书证便可享受体系内全部图书的异地借还服务。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收藏有纸质文献420余万册,数字资源总量超过135TB。馆内设有流通部、少儿部、报刊阅览部、特色文献部、自习室、多媒体阅览室等多个对外服务部门,便捷的信息检索模式,自助化的文献借阅流程为读者提供了更加简洁、便利的服务。2018年在全市率先推出的无假日、无接触、无边界、免押金的“信用借阅”服务。全程无接触的图书网络借阅体验,快递到家的贴心服务为图书馆服务模式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多年来,海淀区图书馆始终以传承经典文化,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为己任,打造“海图讲坛”、“书海扬帆”“走读海北”等多个活动品牌。年均举办文化讲座、走读研学、非遗体验、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民阅读活动2000余场。
2020年以来,图书馆加大云端数字阅读推广力度,为读者提供了热门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有声书等丰富多彩的免费数字资源。读者可通过登录海淀区图书馆官方微信公众号,在“数字资源”版块看到20万册的数字书刊,和超过5万集的音视频资源,以及专门面向少儿的书刊、视频、有声书、动画、绘本课堂、多媒体等形式更加活泼的电子资源。同时我们还向90个企业投放数字资源大屏,惠及海淀区30多万企业员工,让读者真正享受到足不出户的阅读体验。
海淀图书馆全体同仁将一如既往地牢记服务宗旨,在服务模式、管理运行机制中不断创新,竭诚地为广大读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馆舍地址
海淀区图书馆南馆公众号二维码 海淀区图书馆北馆公众号二维码
北京市丰台区图书馆始建于1978年,地址位于丰台区丰台镇兴隆中街21号,1989年迁入丰台区西四环南路64号(丰台文化中心大楼),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馆藏图书约5万册,报刊、期刊456种,阅览座席196位。2019年4月区图书馆大红门新馆建设项目启动,于2021年正式启用,并保留原址(丰台文化中心大楼)服务功能。大红门新馆位于南三环木樨园桥西南侧南苑路7号,建筑面积9543㎡、设计藏书量36万册、报纸、期刊约1000种,读者坐席约430位。
丰台区图书馆为丰台区文化和旅游局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丰台区区属综合性公共图书馆,主要职责是制定丰台区图书文献资源建设规划方案,收集和管理、维护本地区地方文献及特藏文献资源,建设特色馆藏体系;为党政机关、驻地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部队、各分馆和社区(村)图书室、公益性图书馆(室)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技术支持、阅读活动推广等业务指导;为公民提供图书、报刊、电子文献等阅读服务;完善总分馆网络化服务体系和配送体系;利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阅读服务。
丰台区图书馆以全面推进丰台文化、丰台精神、丰台品牌、丰台形象体系建设为要求,突出文化引领地位,发挥文化传播优势,激发文化创新活力,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凝聚的文化共识、勇创的奋斗精神,力求为群众打造充满活力、彰显内涵的公共图书馆。
丰台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石景山区图书馆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是石景山区全民阅读的主阵地。总建筑面积1.2万平米,一馆两址,分为总馆和少儿馆。现有馆藏文献100余万册,数字资源50TB,阅览座位800余个,每周开放63小时,错时开放时长达到52%,年举办阅读活动700余场,年接待读者百万人次,借阅图书百万册次。。此外,图书馆还荣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旅系统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连续两年获得“全民阅读优秀组织”和“全民阅读先进单位”。少儿馆绘本馆连续几年被评为“最美绘本馆”“十佳绘本馆”“年度影响力绘本馆”等荣誉称号
石景山区图书馆在全区9个街道、华夏银行、北京银保建国酒店等地建立12个分馆,在60个社区建立基层服务点,形成了“1+12+60”的三级总分馆制体系。近年来,石景山区图书馆在北京市率先参与了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文旅融合等改革试点工作。通过理事会对读者服务、全民阅读事业等进行探讨谋划,采取文化和旅游空间双进入、功能双融合的工作路径,努力实现文旅场所服务功能的交叉融合。
石景山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门头沟区图书馆是区属综合公共图书馆,馆藏书籍70万册,期刊600余种,声像资料2021余种,古籍1700余册。2011年7月拆迁至东辛房市场街8号,服务面积1200平米,开设读者外借部、辅导部、采编部、办证处,开展读者借阅服务。
目前,门头沟区图书馆加入了北京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管理系统,实现图书通借通还,更好的为读者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门头沟区图书馆——镇街图书馆(室)——村(社区)图书室三级服务网络建设在稳步推进,全区“益民书屋”已达222个,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区图书馆定期对其进行业务培训及阅读指导。每年下乡达100余次,配送图书3万余册,把广大农村急需的科学文化知识送到农民的家门口,解决广大农民看书难的问题。
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实现了村村通,并开展了报告会、讲座、读书征文、图片展览等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长期举办全民读书活动,红领巾读书活动、门头沟阅读季系列活动已成为文化品牌。
随着门头沟区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我馆将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改善现代化办公、服务手段等,为读者开创更理想的学习研究环境,为构建学习型城市贡献力量。
通州区图书馆是区属公共图书馆,隶属于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其前身可追溯到1916年成立的京兆通县通俗图书馆及1929年成立的河北省通县县立通俗图书馆,是国家文旅部命名的地市级一级公共图书馆。馆舍面积1.7万平米,免费向社会公众提供文献借阅、讲座论坛、展览交流、信息咨询、青少年活动、文化休闲等文化信息服务,承担着通州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任务。
通州区图书馆是通州区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网络服务的成员馆、中国盲文图书馆北京市通州区支馆,先后荣获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首都文明单位、北京市科普基地、通州区文明诚信示范窗口、北京市通州区市民终身学习示范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通州区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示范基地、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等荣誉。
通州区图书馆遵循“大开放、大服务”的服务理念,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读者为中心,凭借藏、借、阅、咨一体化的开放布局,营造温馨舒适的阅读氛围,引领全民阅读,培树书香运河讲堂等多个阅读活动品牌,开展志愿服务,推进运河文献资源中心建设,弘扬运河文化,讲好通州故事,全力打造读者满意的图书馆。
通州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顺义区图书馆成立于1958年。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石园大街10号,顺义区文化中心院内,面积20106平方米,馆藏文献180余万册件,订阅报刊1400余种,阅览坐席1000余个,本地数字资源53T,共享资源290T,各类资源数据库23个。顺义区图书馆始终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为宗旨,采取借阅合一、开放、自助、智能化的服务方式,为读者提供书刊外借、自习阅览、互联网服务、资料查阅、地方文献查阅、数字资源查阅、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公益讲座、展览、阅读推广、亲子阅读、法律咨询、志愿服务、校外教育、特殊群体服务等多种形式的“菜单式”服务项目,以及课题服务、专题咨询、情报服务、馆际互借、新书荐购、图书预约、送书上门、基层图书室建设、专题培训、参观交流、文创产品开发、科研项目等多种形式的“订单式”服务项目。
在全区建立“一卡通”分馆27家、基层图书室683家(含益民书屋530家)、共享工程服务点428家、公共电子阅览室152家。积极组织开展“书香顺义”全民阅读活动,在服务方式上注重把借阅服务与读书活动相结合,为全区的经济建设服务,社会效益日见显著。
北京市顺义区图书馆
电子邮箱:syqtsg@163.com
顺义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大兴区图书馆是本区内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是文化和旅游部评定的一级图书馆,是大兴区文献信息收藏和服务中心、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北京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基地。
大兴区图书馆全年365天开放,实行免费服务,周开放时间达64.5小时。馆内设有办证处、多媒体信息服务中心、流通服务中心、阅览服务中心、少儿阅读服务中心等5个对外服务窗口,为读者提供丰富的文献信息服务。配套的报告厅可开展讲座和各类培训等活动。
截至2021年底,馆藏图书达到1090345册;视听文献、微缩制品超过2.02万件;拥有包括大兴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超星汇雅数据库、中国精品文化期刊文献库、维普考试资源系统数据库、万方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等17个专题数据库,馆藏数字资源本地存储量超过28TB。
全年开展公益培训、文化讲座、亲子阅读、展览展示、阅读宣传等多种形式的读者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利用图书馆,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按照“总馆——分馆”模式,建成包括1个总馆、28个分馆、438个社区(村)图书室、134个企事业单位图书室、25个24小时城市书房的全覆盖阅读服务网络,向全区群众提供便捷、专业的公益阅读服务。
微信公众号: